一、个人信息
姓名:戴喆玮
导师:周瑜教授
研究方向:工业异常图像生成
科研成果:以第一作者在计算机视觉领域顶会 ICCV(CCF-A 类)发表论文 1 篇,提出国际首个少样本工业异常图像生成统一框架;以第一作者在工业信息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TII(一区)投稿论文 1 篇,以发明人身份申请专利 2 项,参与 2 项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。
所获荣誉:三好研究生、国家奖学金
二、思想铸魂:以信仰立心,以服务践行
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戴喆玮同学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,持续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,将 “技术服务国家需求” 的信念融入科研与生活的每一处细节。
在学生工作中,她主动扛起责任:担任班级团支书期间,认真对待班级各项事务,保障班级工作有序推进,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,实现个人价值的成长与提升。
课余时间里,戴喆玮同学注重全面发展,积极参与羽毛球、游泳、摄影等文体活动,不仅强健了体魄、丰富了精神世界,还在相关比赛中收获奖项,以多元兴趣为科研与生活注入活力。
三、科研深耕:以创新破难题,以成果促发展
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”,戴喆玮同学的科研之路始终围绕工业质检痛点展开,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质检系统赋能,而这条道路从非坦途。
初入科研领域时,面对一篇篇复杂的论文、一次次枯燥的试错,她曾陷入挫败与迷茫,。但幸运的是,导师周瑜教授及时给予她鼓励与专业指导,帮她从失败中梳理经验、从复杂问题中找到核心突破口,让她逐渐明白 “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”。正是这份指导与自我坚持,让她重新坚定方向,开始在工业异常图像生成领域持续深耕。
凭借这份坚持与钻研,她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果:发表于 ICCV 的少样本工业异常图像生成统一框架,在多个异常检测任务中取得国际最佳效果,已部署于制造业 500 强企业,检测精度达业界领先水平;投稿至 TII 的单样本生成框架,也已落地公司产线,为企业质检效率提升提供助力。
同时,她始终保持开放的学术态度,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学术交流活动,还通过撰写推文宣传团队科研工作,在交流与分享中拓宽学术视野,也让更多人了解工业智能质检领域的创新成果。
四、总结:以初心赴使命,以实干担责任
回顾科研历程,她始终践行 “技术服务国家需求、成果助力产业升级” 的理念。对她而言,每次看到 AI 技术解决了企业质检难题,看到制造精度、产线效能有哪怕一点提升,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。
曾经,“中国制造 2025” 在她眼中是宏大遥远的蓝图;如今,作为青年科研人,她深刻认识到:每一次技术突破、每一次成果转化,都是在为制造强国建设添砖加瓦。未来,她将继续以扎实的研究扛起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,在工业智能质检领域持续深耕,用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、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