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雨兮,2021年毕业于857足球直播-天天足球直播
通信工程专业,并以优异成绩保送至本院葛晓虎教授团队攻读硕士研究生,现为国家绿色通信与网络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。她始终坚信:“科研不是一场竞赛,而是一场与自我较量的修行。”
一、从迷茫到方向——科研初心的萌芽
刚进入研究生阶段时,她一度感到迷茫。本科期间的目标是“保研”,当目标实现后,她发现自己并未思考过更远的未来。在导师葛晓虎教授的启发下,她意识到科研应当回应时代命题。于是,她将研究方向确定为“绿色低碳通信网络”,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助力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努力让通信网络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更节能、更环保。
二、从理论到实践——科研起点的磨砺
研一期间,她作为学生负责人参与华为校企合作项目《新能源与无线网络联合建模及网络规划关键技术研究》,承担了主要研究任务。这是她第一次真正将理论落地实践——从企业对接到算法设计与仿真分析,步步探索、反复验证,也让她坚定了继续攻读博士、深入科研的信念。
三、从团队到担当——在责任中成长
博士阶段初期,她的第一篇论文《Carbon Efficiency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Solar-Powered Cellular Networks》顺利发表,提出了基于凸优化的蜂窝网碳效优化方法。随后,导师委任她担任团队队长,带领师妹们整合项目成果参加全国竞赛。面对高强度训练与多轮答辩,她一度产生退意,导师的一句话让她铭记至今:“真正的成长,从不在顺境中发生。”在一次次推演与演练中,她学会了领导与协作,最终带领团队在“挑战杯”和“大唐杯”中均获全国一等奖,实现了从执行者到引领者的蜕变。
四、从国内到国际——在交流中开阔视野
随着研究的深入,她陆续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,包括《Carbon Efficiency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Renewable-Energy-Powered Cellular Networks》和《Energy-Based Cell Association in Nonuniform Renewable-Energy-Powered Cellular Networks: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Carbon Efficiency》,其中提出的能量驱动蜂窝网关联机制,使网络碳排放降低13%、碳效率提升11.3%,为绿色蜂窝网优化提供了新思路。同时,她积极开展国际合作,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Iztok Humar教授、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Vicente Casares-Giner教授等知名学者联合研究,并赴西班牙参加IEEE PIMRC国际会议进行口头报告,科研成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。
五、从舒适区到未知——科研心路的升华
学术会议开阔了她的眼界,也让她再次选择挑战自我。她主动选择出国留学,成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,赴韩国高丽大学,与IEEE Fellow Inkyu Lee教授联合培养,继续探索低碳通信网络的未来。
“科研之路并不平坦,但正因为充满挑战,才更值得坚持。”赵雨兮常说,“我也会焦虑、迷茫,但我相信,只要心中有光,就一定能照亮前行的路。”
